近五年来中心人员教研主要成果 1)竞赛指导 2020年,指导互联网+项目1项, 2019年,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 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ICRA 2019 RoboMaster人工智能国际挑战赛 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陆军‘跨越险阻’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 2018年,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 2017年,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 2017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 2)教研项目 2018年-2019年,培养学生形成专利初稿3篇,申报专利1项 2015-2016,申报北京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16项 2013-2016,申报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3项 2016-2017,申报吉利学院教改项目4项 2017-2018,申报吉利学院教改项目6项 2018-2019,申报吉利学院教改项目6项 2020-2021,申报吉利学院教改项目8项 3)职业教育 2010年,与德国签约中德合作IHK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项目 2013年,首批49名学生和12名学院老师获得德国颁发的IHK职业资格证书 |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于放疗三维剂量验证的辐射变色组织等效模体研究》(项目编号:81301934),2014.01-2016.12,项目负责人。 2.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氧化锌基三元纳米结一维纳米柱阵列材料》(项目编号:2013JY0033),2013.01-2015.12,项目负责人。 3.2020年,校级课题,吉利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应用分析 4.2017年,市级课题,速腾车辆车身电脑故障诊断分析盒的设计与制作 发表SCI论文: [1]SUN Peng, FU Yu-Chuan, HU Juan, HAO Na, HUANG Wei, JIANG Bo. Development and dosimetric evaluation of radiochromic PCDA vesicle gel dosimeters. Radiation Measurements, 2016, 85: 116-125. [2]SUN Peng, FU Yu-Chuan, HU Juan, LI Lei, WANG Xiao, HUANG Wei, JIANG Bo. Electron irradiation effects of radiochromic PCDA vesicle gel dosimeters.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15, 26(5):0503011-0503016.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科研主要成果(限填15项)国家发明专利: 1.《一种辐射变色膜剂量计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200810044771.5,2011年6月授权; 2.《一种三维辐射变色凝胶剂量计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41039195.8,2017年6月授权; 3. 《用于IgA肾病快速识别和早期诊断的变色传感器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510603476.9,2018年12月授权。 4.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远程诊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5.一种多机械臂机构,实用新型专利 6.汽车车况保养服务系统V1.0,软件著作权 7.2020年,智能车辆类人驾驶行为知识迁移原理与在线学习建模方法研究 8.2020年,人类驾驶员城区环境下道路交叉口行驶的决策规划模型研究与应用 9.2020年,考虑弹簧迟滞特性的干式离合器滑摩状态下自动变速车辆纵向运动特性及控制方法 10.2020年,基于驾驶行为学习的决策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 11.2019年,结构化道路下的智能电动客车平台研发 12.2019年,人机共驾智能车的个性化控制研究年 13.2018年,双侧电机驱动高速履带车辆动态转向侧传动机电耦合机理及多目标优化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14.2018年,基于驾驶人认知过程解析的城市交叉口穿越行为决策研究 15.2017年,基于电子地图精确信息的自动变速汽车坡道、弯道控制方法研究 16.2017年,城区真实交通环境无人驾驶车辆关键技术与平台研究 17.2016年,高速地面车辆主动危险规避最优运动规划与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18.2016年,复杂交通条件下弱环境约束区域无人驾驶车辆相对定位方法关键问题的研究。 |